首页 >> 党群园地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内蒙古科学考察随想

发表日期:2012-09-26来源:放大 缩小

 

近日,导师张万军研究员带领我们课题组一行6人对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这次考察是应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京津风沙源地区碳储量、固碳速率与潜力进行调查与测定。这次考察使我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和完成任务后的喜悦。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辽阔而美丽,老师的言传身教,给我以后的生活和即将踏上的科研之路做出了榜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多数人对于内蒙大草原的第一反应。这一点不假,当你近距离亲近草原的那一刻,这种壮阔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能感叹祖国山河辽阔与自己语言的匮乏。尤其在城市化不断加剧下住在城市水泥森林的我们来说,宽阔而宁静的草原对于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当一望无际的绿色以画布形式随坡度展开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惊讶于它的真实性,你也会惊叹这不是电脑上的桌面嘛!当双脚踏踏实实的踩在犹如地毯的大草原上时,却有种踏实的感觉,有种人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的感觉。草原就是有这种特殊的胸怀,拥抱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和生灵,也孕育了这里特有的文化。所以草原、牛羊、蓝天、白云组合在一起是多么的和谐与美丽。

广袤无垠的草原赋予内蒙人博大的胸怀和豪爽的性格。他们亲身经历了环境恶化到逐步修复的艰难过程,从沙进人退到风沙源治理工程,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遏制风沙,绿化国土,脱贫致富,告别了无定居的游牧生活,乔迁到一排排大瓦房构成的牧民新村,不再是生活艰苦、交通闭塞,而是更多机遇,更多幸福。所到之处,鲜美的牛羊肉,甘甜的美酒,地道的奶茶,健康营养的莜面,伴随着优美的歌声与发自内心的的欢笑,彰显了党和国家惠民富民政策的成效,传递出农牧民对幸福生活的满足。

这些年,草原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鲜的事物—风车(风力发电)。这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馈赠来造福人类的行为。民间有“内蒙一场风,年始到年终”的说法,说明风力资源丰富。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满足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这种新能源开发利用,在许多旗、县的路灯及照明设施大多采用了风能和太阳能兼具。

这次科学考察,使我对从事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感悟与体会。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在探索、认知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近本质,直至清楚明了。一次在对草地样方覆盖率是否超过一百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且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电话咨询了一位老师问题得以解决,大家恍然大悟,这个问题也让我记忆深刻。

考察中,我们也充分运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归纳就是其中之一,即从特称命题到全称命题的思维过程。在各种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地环境下设立样地,调查不同树种的生物量,经推算反演碳储量。再将结果上报,推算其他相似样地条件下的碳储量,与全国其他样地碳储量汇总,从而得到全国的碳储量。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方法也体现在我们这次考察中,在观察和测量中进行归纳论证,从结果推得原因,再推而广之。在四子王旗经过一片杨树地时,发现几乎全部枯死。我们测量了高度和胸径,分析以后初步得出的原因是造林时没有把淀积层打穿。这对我们以后分析其他地方杨树的死亡原因提供了参考。

科学考察给我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积累的重要性,不仅是知识、常识的积累,还有体能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更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抓住本质规律。而体能的积累同样重要,在这次考察中,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症状,造成有些调研地点成员不全。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进行野外考察以致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

短短的八天科考已经完成,但它还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不仅是草原的壮丽美景,还有对于科研以及未来的遐想。这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做。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条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即已出发,终点终会到达。 (2011级硕士研究生 赵昕)

 

 

附件: